掌握这几条!帮助脑血管病患者安全度夏


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为夏季血管扩张,血压相对低,病情会相对稳定一些。
真实状况是这样吗?
其实不然,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,人们容易焦躁,交感神经兴奋、新陈代谢加快、血流速度加快、心肌耗氧量增加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。
那么,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平安渡过夏天呢?听听市三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吴艳玲怎样说。
防暑降温
夏天环境比拟闷热,人也容易焦躁,心情不稳定会招致血压升高,心律加快,诱发脑出血,所以温度一定要适合,恰当运用空调,26℃为宜。
当白昼气温超越33℃时,老人尽量少出门。中午12时至下午3时最好不要外出。从酷热的室外归来,尽量在门口缓一缓,切忌忽然走进低温房间,否则容易形成体表血管忽然大面积收缩,血压动摇猛烈。
留意饮食
夏季急性胃肠炎、食物中毒、细菌性痢疾等胃肠道疾病高发。这些胃肠道疾病会招致发作脑卒中或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,必需加以预防。倡议高温天气下老年人饮食宜油腻,适量吃些瘦肉、鱼、鸡蛋、蔬菜、水果等营养丰厚的食品,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。不吃隔夜菜。
留意休息
坚持心情稳定、悲观,规律起居。保证充足睡眠,老人每天中午最好有1—2小时的午睡,睡眠时留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,以免患上面瘫或热伤风。
自我监测,及时就医
遇到头痛、眩晕、视物不清、肢体麻木无力、胸痛、心悸或晕厥及言语不利等病症,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缘由来自作解释,应视为疾病前兆,要尽快到医院检查,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家中有高龄老人或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最好有人陪伴。脑血管病
